編者按: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為未來5年的內蒙古擘畫了美麗圖景:統籌區域差異化協調發展,調整完善區域政策體系,推動東部盟市把保護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濕地作為主要任務,把發展現代農牧業、特色旅游業和泛口岸經濟作為主攻方向,在放大和發揮綠色生態優勢中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中西部盟市把抓好黃河流域大保護大治理挺在前面,支持中部盟市加快一體化發展步伐,支持西部盟市加快產業迭代替代步伐,在突出產業特色和補生態環境短板中實現高質量發展。本次黨代會期間,內蒙古日報社全媒體聯動,專訪來自部分盟市的黨代表,請他們暢談發展成就,共話壯闊新征程。
孟憲東代表:唱好區域中心城市建設“雙城記”
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重點建設呼包鄂烏城市群和赤峰、通遼“雙子星座”。日前,通遼市代表團的孟憲東代表就通遼市如何推動區域中心城市建設,以及如何深化落實與赤峰市各領域的合作交流等,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孟憲東認為,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是自治區黨委賦予新時代通遼發展的戰略定位。通遼市將以此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引,切實提高通遼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對區域發展的集聚、輻射和帶動功能。一是加快提升優勢產業競爭力。按照建設好“城”、培育好“市”的總體思路,推動特色主導產業發展,推動產城人融合發展,推動“飛地經濟”發展,增強城市產業集聚能力,提升中心城區龍頭帶動作用。二是加快提升基礎設施支撐力。創新城市發展理念,積極推進城市管理體制和投融資改革,深入開展城市體檢,加快老城改造更新、加快新區高端賦能,全面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三是加快提升公共服務供給力。增強重點商圈服務功能,優化教育衛生資源配置,提高文化、體育、康養等領域綜合保障能力,建設高品質生活圈、高效率社區服務圈,全面提升城市內涵品質和綜合服務能力。
談及如何與赤峰市攜手合作,孟憲東說,今年夏天,兩地簽署了《協同發展合作備忘錄》。未來,我們將推動各領域合作交流的深化落實,共同唱好區域中心城市建設“雙城記”。一是推動基礎設施互聯共建。積極爭取、共同推動‘三北’高鐵新通道和東北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快實現鐵路、公路、電力、通用航空等各類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二是推動生態環保互動共治。實施好西遼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打造蒙東地區生態保護修復合作的樣板區、示范區。三是推動產業升級互促共進。協同推進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努力在農畜產品加工、生物醫藥、綠色新材料等產業發展方面實現關聯配套、功能互補,形成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協同發展局面。四是推動公共服務互通共享。完善合作機制,深化合作內涵,推動兩地教育、衛生、住房、社保等公共服務領域緊密協作,在資源共享、互動發展中更好造福兩地人民。(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柴思源)
賀海東代表:牢固樹立“首府意識”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
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我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賀海東代表表示,呼和浩特市將在深入學習領會黨代會精神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握首府在全區、全國發展大局中的角色定位。在區域協同上,要加快建設“首府都市圈”、呼包鄂烏“一小時城市圈”、京津冀“兩小時經濟圈”、面向俄蒙歐“對外開放圈”;在帶動引領上,要全力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交通物流中心、現代消費中心、休閑度假中心;在產業謀劃上,要重點培育綠色農畜產品加工、清潔能源、現代化工、新材料和現代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技術等“六大產業集群”;生態建設上,要重點實施“山川河海三大治理行動”和“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在城鄉發展上,要全面建設宜居、宜業、宜學、宜養、宜游的高品質城市。牢固樹立“首府意識”,以“對標一流、爭名進次、引領全區”為目標,不斷提升首府城市功能,持續優化發展環境,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真正把黨代會精神轉化為建設“美麗青城、草原都市”的生動實踐。(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戴宏)
張銳代表:以科技謀長遠以轉型求未來
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內蒙古要履行好肩負的重大責任和光榮使命,必須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張銳代表表示,貫徹落實這一要求,包頭市扎實推進“四基地兩中心一高地一體系”建設。把科技創新作為重要支撐,緊扣產業鏈、供應鏈來部署創新鏈,全面落實包頭市出臺的打造區域性創新中心二十五條政策措施和加快引進高端研發機構十五條工作措施,不斷完善創新平臺體系。把大力提升產業鏈水平作為重要任務,系統推進產業集群和產業鏈,集中力量延鏈補鏈強鏈,同時積極培育新的產業鏈條,在稀土新材料、光伏和風電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方面形成新的優勢。把推進數字化轉型作為重要引擎,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企業上云上平臺,構建以內蒙古網絡協同制造云平臺、北奔車聯網、包鋼鋼聯網為主體,包鋼包鋁企業平臺為補充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根本途徑,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堅決扛起綠色低碳發展的責任,深入實施各個領域降碳減污方案,發展低碳產業、倡導低碳生活,努力建設碳達峰碳中和的模范城市。(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孫麗英)
蘇和代表:把興安盟全域打造成大景區、大休閑地、大度假區
“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中關于加快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部署,為興安盟完善旅游設施、豐富旅游業態、提升旅游產品供給品質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迸d安盟代表團的蘇和代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蘇和說,興安盟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盟,是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6萬平方公里國土當中二分之一是草原,三分之一是森林,十分之一是自然保護區,自然風光神奇秀美,地域文化多姿多彩,民俗風情獨具魅力。旅游業是興安盟重點培育發展的優勢特色產業。
蘇和表示,興安盟要堅持差異化高端化發展定位,以發展全域、全季、全民、全業態、全要素旅游為抓手,讓興安盟的旅游,從阿爾山的“林海圣水”到烏蘭浩特的“紅色之旅”,從科右中旗的“楓情馬鎮”到科右前旗的“杭蓋草原”,從扎賚特旗的“神山珍鳥”到突泉縣的“春州古城”,從南到北都火起來,一年四季都熱起來,把興安盟全域打造成大景區、大休閑地、大度假區。(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李卓)
萬超岐代表:著力建好區域中心城市讓“雙子星座”更閃耀
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指出,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重點建設呼包鄂烏城市群和赤峰、通遼“雙子星座”。
萬超岐表示,未來赤峰市將著力建好區域中心城市,突出抓好工業經濟,對傳統產業要加大升級、改造的力度,不斷提質增效,延伸產業鏈,同時大力培育引進發展新興經濟,不斷優化赤峰市產業結構。將從赤峰市的區位優勢出發,大力發展物流產業、信息、科技、金融等方面的現代服務業,加大區域協作力度。
萬超岐認為,要跳出赤峰看赤峰。下一階段,將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不斷深化改革,以改革打破阻礙發展的障礙,創造有利于改革的體制機制條件。突出抓好創新引領,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培養引進一批赤峰發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同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進改善交通通訊、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努力為企業和投資人提供最優質最高效的服務。今年夏天,赤通兩地簽署了《協同發展合作備忘錄》,赤峰市將在此基礎上強化與通遼市全方位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化交流,強化產業上的互聯互通互補,共同建設區域中心城市,讓赤峰通遼“雙子星座”更加閃耀。(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柴思源)
羅青代表:講大局擔使命堅決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錫林郭勒盟草原面積占全區草原面積近四分之一,是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核心重地。如何貫徹落實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記者專訪了錫林郭勒盟代表團的羅青代表。
羅青說,黨代會報告明確東部盟市主要是放大和發揮綠色生態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錫林郭勒盟將繼續把保護草原生態作為第一位的、壓倒性的任務,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盟為統領,全領域全方位推動發展綠色轉型,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讓草原環境越來越美,生態安全屏障越筑越牢。
羅青表示,一要強化制度剛性約束,建立并落實最嚴格的管控制度,使生態紅線真正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二要強化政策激勵引導,繼續推行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輪牧等制度,通過改進畜牧業生產方式,降低草場使用強度,促進草原休養生息。三要強化系統保護建設,以兩大沙地為重點,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以更大力度推進礦山環境綜合治理和綠色礦山建設,到2023年,所有在期露天礦山全部建成綠色礦山,同步完成全部歷史遺留廢棄采坑治理任務,做到“綠則存、不綠則退”。(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霍曉慶)
杜匯良代表: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走在前、當先鋒、作貢獻
“鄂爾多斯將堅定不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搶抓機遇奮勇爭先,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努力在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中,走在前、當先鋒、作貢獻?!倍鯛柖嗨故写韴F的杜匯良代表說。
杜匯良表示,鄂爾多斯一是著力提升經濟綜合實力。發揮火車頭作用,推進轉型升級提級進位,全面推動千億級園區、旗區和產業集群建設;二是著力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全力推進增產保供、新能源轉型,打造風光氫儲車全產業鏈,在“兩個率先”“兩個超過”中走在前;三是著力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落實大保護,狠抓大治理,嚴格落實三區三線,四水四定,推進生態環保綠色低碳;四是著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打好政策組合拳,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推進三清零、兩倍增,形成新的增長動能;五是著力優化營商環境,讓辦事更便捷,市場主體更活躍;六是著力推進共同富裕。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普惠民生,統籌發展與安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百姓更有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馮雪玉)
唐毅代表:在新征程上展現烏海更大擔當作為
烏海市代表團的唐毅代表認為,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的報告政治站位高、工作對標準、安排部署實,描繪未來五年內蒙古的發展藍圖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是一個高舉旗幟、牢記囑托、主題鮮明、求真務實的好報告,讓我們倍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增動力。
唐毅表示,烏海市將堅決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主動服從服務于自治區“兩個屏障”“兩個基地”“一個橋頭堡”戰略定位,堅持從全區大局中謀劃烏海工作、以烏海責任擔當服務全區大局。把著力抓好烏海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作為重要遵循,牢牢把握“雙碳”“雙控”重大機遇,下決心調結構、轉功能、提質量,推動經濟綠色低碳轉型。堅持破立并舉、加減并做,大力推動傳統產業迭代升級,深入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促進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速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著力打造以風光氫儲用一體的新能源、以可降解塑料為主要方向的新材料全產業鏈基地,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堅決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戴宏)
李中增代表:圍繞旅游產業全面提升做好阿拉善文章
“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中指出,加快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全域全季、差異化高端化發展定位,我們聽了以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奮。阿拉善盟的文旅產業目前已經形成了非常好的基礎,正處于趁勢而上,全面提升旅游業的關鍵時期?!卑⒗泼舜韴F的李中增代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他介紹,阿拉善盟具備非常獨特的旅游資源,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種生態要素齊全,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這里有巍峨壯麗的賀蘭山,有號稱“世界最美沙漠”的巴丹吉林沙漠,有世界三大胡楊林之一——額濟納胡楊林,還有黑水古城、賀蘭山南寺、北寺等一系列文物古跡。阿拉善盟旅游資源的富集程度在全國乃至世界都是非常罕見的,旅游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李中增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這次黨代會的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優定位、優供給、優產業、優環境,圍繞旅游產業的全面提升,做好阿拉善文章,爭取讓阿拉善旅游在全區、全國甚至全世界,成為內蒙古旅游的一張亮麗名片。(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李卓)
來源: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原創